公元前1600年,古埃及人將蠶豆、大麥、乳脂、骨膠類粘性物質(zhì)涂于亞麻布上,用以貼敷傷口,可以認為是現(xiàn)在橡皮膏的原始狀態(tài)。古希臘時期,又有人將橄欖油和鉛丹混合,做成棒狀被稱為達雅基倫硬膏加熱涂于厚基材上可立即使用。后來為了増加其粘性,又加入松脂、蜜蠟等。這些都是壓敏膠的初型,膠粘帶就是這么來的。
1870年,美國約翰遜兄弟(Johnson&Johnson)在橡膠里如入松脂、植物性填充劑等,開始制成了常溫下有壓敏膠性質(zhì)的橡膠橡皮青。這就是現(xiàn)代膠粘帶的起始。其后,德國的藥劑師拜爾斯托夫(Beiersdorf)于18S2年,為了減少橡皮膏對皮膚的刺激和防止炎癥的發(fā)生,將中和樹脂酸的氧化鋅加入橡皮膏膠漿中,制成了最早的氧化鋅橡皮膏。
下篇:噴墨打印機的使用技巧